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是在犯罪

文/诸神的恩宠

法庭上,12岁的小男孩赞恩站在原告席上,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他的亲生父母。

赞恩状告父母的理由是,他们生下了他,却不善待他。后来,电视台来采访赞恩,他说:“我希望大人们能听我说,我希望养不起孩子的大人不要生孩子。关于童年,我日后能记住的只有暴力、辱骂、殴打、链子、水管和皮带打在身上的感觉……我生活在地狱里。”

以上是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中的片段。这部电影由娜丁·拉巴基执导,曾荣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于年4月29日在中国上映后,收获了无数好评,被观众称为“眼泪收割机”。著名影评人史航说:“电影这一门类的艺术本来就应该为这样的影片发明!”截至目前,该片在豆瓣评分高达8.9。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黎巴嫩某小镇的贫民窟里,住着赞恩一家。赞恩的父母没有工作,整日游手好闲,却一连生了五六个孩子。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卖饮料、干杂活,拼命赚钱以贴补家用。尽管赞恩如此付出,但父母还是一点也不爱他,对他非打即骂。只有和大妹妹待在一起时,赞恩才能享受到片刻的欢愉。为了减轻生活负担,父母背着赞恩将未成年的大妹妹嫁给了一个商贩。不久,妹妹被商贩折磨致死,赞恩得知后,跑回家抄起刀去找那人算账。最终,他因为扎伤对方而入狱。法庭上,愤怒的赞恩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发起了控诉。

电影以倒叙的手法推进,两条线索交织并进,一条线索是法庭上赞恩控诉父母的恶行,另一条是赞恩回忆往昔的痛苦生活。最终,电影向观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生孩子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生孩子之前请先想好,你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爸爸/妈妈!

01是生育重要,还是养育重要

电影开头有个镜头,警察抓走赞恩时,问赞恩的父母,赞恩有多大。他父母竟然半天说不上来,最后含糊其辞地说大约12岁。连自己孩子的年龄都不很清楚,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平时是怎么为人父母的。

由于对父母过早出嫁妹妹很不满,赞恩愤而离家出走。他一走就是N多天,彻底和家人断了联系。那些日子里,赞恩风餐露宿,过着乞丐一般的生活。然而,他的父母却并没有着急找他,而是继续游手好闲,继续打骂其余的孩子。

等赞恩终于回到家里时,父母不但没有上前嘘寒问暖,反而开始恶狠狠地咒骂他,赞恩一还嘴,他们就随手抄起东西死命打他。在这个家徒四壁的家里,赞恩从未感受到一丝温暖,迎接他的永远都是黑暗和冰冷。

由此,导演拉巴基抛出了本片的第一个主题:是生育重要,还是养育重要?

近些年,原生家庭成为全民热议话题。中国有句古话:生而不养,无恩有罪,养而不教,害其一生。只可惜,生活中像赞恩父母一样的人太多了,他们把生孩子当玩游戏,在生孩子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怎么养育孩子,就稀里糊涂将孩子生下来。一旦孩子落了地,他们就任由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生自灭,完全不尽做父母的职责。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年8月,杭州的倪氏父女登上了热搜。起因是,倪先生在居民楼的楼道内留宿多日,吃喝拉撒全在楼道,邻居们的意见都很大,而同一层楼内,就住着他亲生女儿。女儿为什么不管父亲呢?

原来,年轻时的倪先生风流成性,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女儿长这么大,他从未尽过做父亲的职责。多年后,倪先生被情人抛弃,不得已只好投奔女儿。他隔三差五就向女儿要钱,女儿每次都有求必应,但他却像吸血鬼一样,不断用亲情绑架女儿,一直问女儿要钱、要钱、要钱。女儿不堪其扰,曾哭着说:“我给他钱可以的,但他要离我远远的,老死都不相往来,不要见面,也不要给我打电话。”

这则新闻在当时引发了全民热议,很多人都同情女儿一方。生孩容易,养孩难。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需要父母倾注太多心血,生了孩子,却不好好养育孩子,这无异于是在拿尖刀一刀一刀地捅孩子的心。摊上这样的父母,再善良的孩子恐怕也爱不起来。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电影中,赞恩当众控告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要警醒天下的父母:生孩子之前请务必想好,自己有没有能力养育好孩子。如果没有能力,请不要随随便便生孩子。因为这样生孩子的方式不但不能体现父母之爱,反而是极度自私的表现。

02缺少父母的关爱,家会变成恐怖的牢笼

影片中,赞恩一家挣扎在贫困线上,而他的父母却从没想过要靠辛勤的工作去改变现状。实在快过不下去时,他们就把未成年的女儿卖给别人,以换取钱财。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是这种父母的逻辑。在赞恩的妹妹死后,母亲告诉他,上帝在夺去人们的一样东西后,就会再给人们补偿新的东西。赞恩盯着母亲的眼睛反问:“上帝补偿给了你什么?”母亲面无愧色地说:“我又怀孕了。”此时,赞恩彻底崩溃了,他冷冷地说,“我不想再见你了,你没有心!”赞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出生在这样糟糕的家庭,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折磨!

赞恩的父母明明没有能力养育孩子,却一个劲儿的猛生孩子,生完又不尽心地抚养孩子,最终让每个孩子都沦为受害者,过着毫无尊严的生活。而他们自己却没有一丝愧疚,实在令人作呕。

这就是本片的第二个主题,穷人该不该生孩子。看到赞恩父母的恶行后,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于贫穷,认为贫穷是导致父母虐待孩子的唯一原因,所以穷人最好别生孩子。就连导演本人似乎都是这样认为的。影片中,她借赞恩之口说,“养不起孩子的大人不要养孩子”。

诚然,养孩子确实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折磨。然而,我觉得电影其实忽略了一点,金钱的匮乏带给孩子的伤害其实很有限,真正能伤害孩子的,是父母对孩子没有爱。

生活中,有些人家里很贫穷,但照样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比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家境十分贫困,他从小就替父亲担起全家的生活重任。18岁时,他染上了伤寒病,为此,家里的东西全部当光,而他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幸好有家人的精心照顾,华罗庚才保住了性命。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华罗庚用5年时间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后来还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再反观有些家庭,父母并不差钱,也给孩子创造出了很好的物质条件,然而,孩子最终却走上了犯罪道路(比如药家鑫)。由此可见,穷或富,并不是能否养好孩子的唯一理由。

的确,养孩子缺钱很要命,但最要命的是缺钱还缺爱。有些父母本身就是爱无能,这样的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制造出一幕幕家庭悲剧。家庭成员之间,没有沟通和倾听,只有命令和服从。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弄得满身伤痕,且非常自卑。这样的孩子从未享受过父母的关爱,犹如生活在黑暗的井底。

那么,为人父母,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和倾听。父母主动倾听孩子的期待,在乎孩子的感受,通过沟通加深彼此的情感,只要一方有所改变,另一方也势必会做出积极的改变。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所改善。

每个人都需要爱和归属感。原生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港湾,原生家庭的氛围好坏,会直接决定孩子的人生底色的明暗。说到底,给予孩子关爱,才是做父母首当其中要做好的事情。如果无法给予孩子关爱,却还要拼命生孩子,于人于己都是很不负责的态度。这样的父母,根本不配做父母。

03父母生养孩子的过程,本就是一场爱的修行

电影结尾,警察准备给赞恩拍照。不过,这并不是遗像,而是护照的照片。在警察的提示下,赞恩第一次露出灿烂的笑容。至此,影片戛然而止。这个镜头给阴郁的电影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让观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据导演介绍,电影中的故事,大部分都来自于扮演赞恩的小男孩的真实经历。小男孩出生于叙利亚,后来随家人逃难到黎巴嫩。与电影中的赞恩不同,小男孩的父母非常爱他,只是他们一家非常贫穷。被导演发掘时,当时12岁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拍完电影后,他们一家成功脱贫,并移民挪威,目前已过上了小康生活。

在访谈中,导演拉巴基说,为采集这些素材,她足足做了三年的准备工作。三年里,她去到法院、监狱、贫民窟、难民营,见到的家庭越多,触动越多,每一个和她聊天的孩子都说“我不想活着,我更愿意去死。我希望我从没有出生过,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世上”。这些话深深震撼了拉巴基,也带给她创作的灵感。于是,她围绕“为什么会让这一切发生,为什么父母要把我带到这样的噩运中”这一主题,花了长达五年的时间制作本片。可以看到,在赞恩小小的身影背后,其实站着无数个得不到家庭关爱,且受尽父母凌辱的孩子。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然而,放眼望去,世界上有无数个家庭,但这样的“五星级宾馆”却少得可怜。从前段时间的杭州17岁男孩跳桥身亡事件,到最近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8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