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锦赛中国男篮vs黎巴嫩男篮失利后的一点
年7月20日21:00,杜锋带领的国家男篮迎来了本届男篮亚洲杯的生死淘汰战:中国VS黎巴嫩。整场比赛前三节一直被黎巴嫩队压着打,场面十分被动。最后一节虽有起势,但无赖前面挖坑太多,最终饮恨败北,无缘四强。中国球迷看了全场比赛,倍感失望。作为曾经的亚洲篮坛霸主,中国队此前11次对决黎巴嫩都无一例外获得了胜利。这次出战亚洲杯,虽然有主力球员感染新冠或出现伤病不能出征,也有球员为追求NBA梦想未能参赛,但整体实力不至于落到打巴林都要惊险绝杀的地步。这一点从第四节打黎巴嫩追平甚至反超比分也可以印证。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这场淘汰赛的失败呢?首先声明,我对杜指导没有不敬,相反我很欣赏他的担当精神。想当初新一届篮协成立后,为加强国家队建设,发出了国家队主教练竞聘公告,然而竞聘者寥寥无几,有经验有名气的教练,要么不愿放下身段参与竞聘,要么不想接手里约奥运会失利后男篮这个烂摊子,害怕自毁长城,影响自己的教练生涯。在这种形式下,杜锋是少数几个敢于勇挑重担、不畏艰辛的应聘者之一。所以我这里只是就事论事,着重从执教风格和用人理念两个方面谈谈。至于第三点用人选人体系,由于不是当事人,不了解具体情况,权当参考。
执教风格
要有大将风度不要动不动就爆粗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硬仗时沉着冷静,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软仗后不要沾沾自喜把队员夸上天。教练动不动就骂人是自己心里着急的表现,给本来不利局面影响下的队员心情增加负面因素,如性格刚烈的球员会激起心理的逆反心理,表面上可能波澜不惊,心里可能一百个不服气,上场后鲁莽蛮干,而对于性格不冲的队员,可能就增加了心理负担,上场后畏手畏脚,机会出来了也不敢出手,就在那儿倒腾球,增加了被断的风险。杜指导在临场指挥时看见队员一出了错误就指手画脚骂骂咧咧,然后转向场下的球员马上替换,替换下的球员下场时也是一顿输出,甚至暂停时不是在布置战术,不是平息队员场上的急躁状态,不是在场上进攻瞻前顾后时鼓励队员敢于出手,而是仍然心情激动,指手画脚,骂骂咧咧。对手黎巴嫩的教练相比之下就很镇定,不在队员犯错时骂骂咧咧,吹口哨,干瞪眼,而是及时布置暂停,提醒队员场上的问题。
00:28我觉得,主教练临场指挥,最重要的不是战术,而是对场上队员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把控。战术平时场下天天在练,那么场上靠的是平时积累的战术素养和战术习惯。心理把控要在顺风时提醒队员不飘,严格执行既定战术,要在逆风时鼓励队员敢于出手,不管是谁,出现机会就投,不要害怕,失败了算我教练的。
00:34用人理念
杜指导在用人方面有点固执,不爱根据场上的情况进行调整。昨天晚上小胡打了大概三十多分钟,才得了三分,效率值出奇的低。杜指导难道看不出来?不可能。一个国家队主教练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早年国家队分红蓝两队的时候,杜指导就喜欢在他的蓝队用于德豪来担当主力后卫,看重的是他的防守,然而在于的组织下,场上运转一点也不流畅,导致兵败贝鲁特,也因此失去了国家队帅位的争夺资格。现在杜指导喜欢用胡明轩,可能是用着顺手,多年麾下效力理解自己的战术,但我们看看小胡这一系列赛中的表现,除了对弱队印尼,其它真是惨不忍睹。为什么不换下来让其他人上?只能说杜锋固执,固执对个人来说没什么,但不能拿国家队的荣誉买单,特别是对亚洲范围内有光辉战绩的中国男篮来说。
胡明轩选人体系和战术体系
选人标准由战术体系决定。杜指导强调分享球权,打团队篮球,打无私篮球,因此选择团队球员,这符合现代篮球发展理念,方向肯定没错。但团队篮球需要较高的篮球素养和较高的身体素质。我们国家的情况是,篮球注册人数少,选材面窄不说,基层篮球教练战术素养差,能指望出多少战术素养高的弟子。中国队员的体力素质也是众所周知的,经常是下半场掉链子,出现很多低级失误,说到底就是因为体力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死守团队篮球的理念,而应该为赢取比赛胜利多一种方案。选择虽有点粘球但敢打敢拼冲击力强的队员未尝不是为胜利加一个砝码。因为我们都知道,篮球不像足球,它是五个人的运动,有一个能力强的,胜利的把握就增加很多,远的不说,就是周琦,对阵黎巴嫩一个人双二十。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能力的,喜欢冲锋陷阵的,也应该带上,多一套战术选择就多一套应对策略。场上队员犹豫不决不敢出手时就该派上敢于冲锋陷阵的队员,提振士气。孙猴子爱惹事,有紧箍咒就没事,关键看你怎么用。这方面,宫鲁鸣指导就不错。
03:26声明:视频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