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导演娜丁拉巴基艺术应具有真

昨天下午,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首次活动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正式拉开帷幕,师生和热情影迷们共聚一堂,共同观摩了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影片《何以为家》。

去年5月,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入围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评选,并成功摘得评审团大奖。在去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娜丁·拉巴基曾携《何以为家》男主角赞恩来到上海与影迷见面,此次是她第二次受邀来到上海。放映结束后,拉巴基与电影导演、上海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舒浩仑以对谈的形式,与在场观众分享了该片创作的幕后故事。

图说:《何以为家》导演娜丁·拉巴基主办方供图

真实,三年时间跑遍黎巴嫩大街小巷

拉巴基表示,《何以为家》即将登陆中国银幕,希望大家前往影院观看。作为首部在中国大陆上映的黎巴嫩电影,导演很期待中国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为了真实生动地反映黎巴嫩社会现状,拉巴基花费三年时间在黎巴嫩进行社会体验和街头调查,她和制作团队的身影经常出现在黎巴嫩的大街小巷:“包括贫民窟、监狱、法庭等许多场所,我们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因为我无权去凭空想象他们的生活状态,只能亲自去看、思考,并把这些记录下来。”

从拍摄方式上来看,《何以为家》更像一部故事结构完整的“纪录片”。娜丁·拉巴基透露,影片在六个月的拍摄期内,完全采取了顺拍,也就是从剧本第一页开始,按照故事发展状态循序渐进。让观众叹为观止的是,出演该片的所有演员皆为普通人,他们的身份有难民、警察、法官等。这就要求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更加费心,“因为许多演员不识字,甚至也不太能看懂剧本,所以我要求他们自由发挥,让他们在镜头前演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演别人。”她采用这样的手法,让整部电影情感生动,表演真实,但也给后期剪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第一次粗剪出来的片子长达12小时,经过反复多次剪辑后,才有了现在的这一版本。”

善良,希望能为流浪儿童做些什么

电影《何以为家》以战火连天、社会结构紊乱的黎巴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生长在社会底层的男孩赞恩与命运搏斗的故事。身为一家之长子,他小小年纪就为当地杂货商送货,养活自己和弟妹。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未能尽到养育责任,他们负担不起赞恩和兄弟姐妹的抚养费用,甚至也无法给予赞恩合法的身份,导致他无法上学,甚至没有办法得到良好的医疗救助。当赞恩得知妹妹因父母的“失责”而丢掉性命,积怨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他将父母告上法庭,希望得到最基本的权利保障。

在被问到为何拍摄一部题材如此“沉重”的影片时,娜丁·拉巴基表示:“黎巴嫩现在有一两百万难民,其中流浪儿童占了很大比例,我希望能以电影的形式为这些人做点什么。”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土耳其海边的照片,照片中躺在海边奄奄一息的难民少年,给拉巴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她就开始了《何以为家》的创作。

现实,其实我们还能做得更多

年,拉巴基在她的处女作《焦糖》中,以独有的女性视角,将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不同的生活轨迹循循展开,塑造了黎巴嫩社会的女性群像;年在第二部导演作品《吾等何处去》中,她借由一个荒诞搞笑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留下的创伤;而在年的《何以为家》中,娜丁·拉巴基则把目光对准黎巴嫩的社会底层,展现了战乱国度的艰难生活。作为一个黎巴嫩人,导演的每部作品都瞄准了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观众呈现了很多普通人的现实困境,无论是影片中难民问题、儿童买卖、少女包办婚姻等,都是对黎巴嫩以及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真实写照。娜丁·拉巴基透露,他们在以色利街头发现了男主角赞恩后,动员他来参加电影的拍摄:“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难民,我们最初遇见他的时候,他才12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由于长期处在营养匮乏的生活境况中,他看起来只有10岁而已。”她希望通过《何以为家》这部现实题材影片,能让观众有所共鸣,感同身受,“无论这个孩子是难民还是其他身份,我都希望大家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产生一些思考和领悟,其实我们还有许多能做的部分。”(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孙佳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7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