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的家引人深思

《何以为家》该片讲述了逃往黎巴嫩难民中一个12岁的男孩扎因悲惨的经历生活,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能够好好的抚养他。家本该是一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地方,但扎因的家却是一个炼狱从他降落人世间起就不断煎熬着他。《何以为家》的”家“引人深思!

扎因对于生活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婊子的儿子”“滚你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他的鞋子更值钱。他住在这里的地狱,他像一堆腐烂的肉,生活是个婊子。他以为他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他们这样,他宁愿他们做洗碗工。是否每一个把孩子生下来的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当生育无需肩负教养,只是源于最原始的性本能,这样的生育是否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呢?无力抚养孩子的人是否应该别再生了呢?

赞恩的父母并非是十恶不赦的歹徒,为了让孩子们过得好一些不惜违法犯罪,他们也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坏境里成长起来的。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对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活没有一个正确的规划,肩负不起对孩子们应尽的义务,每天过得且过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愚昧和固有的认知使他们将孩子当成了商品和工具,把每个新生儿的降生都认为是上帝给予他们改变现状的恩赐,他们不曾觉得自己做错了。家为啥会变成这样需要走上法院,到底是谁的错。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的衰败导致家庭的不幸,对于还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是无力承担这一切的,在本该是身处学堂,憧憬未来的年纪却不得不为了生计整日辛苦奔波。赞恩生活在一个拥有7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非打即骂,只求孩子们好好服从命令劳作或早点出嫁改善生活。作为兄长的他早早就挑起了家庭经济的重任。12岁的赞恩愿意去干一切自己能干的事帮助家庭,为了能赚够补贴家用的钱谎称家人身体有病在药房骗取处方药和帮人做事赚取报酬,街上的小混混调戏妹妹时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想要教训对方。可面对赤贫的生活与不思上进的父母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小小年纪就承受着生活无法承担的重量,于是想要逃离这一切结果转了一圈后,发现周围有着许多跟自己一样可怜的人。心里很迷茫不知该往哪里去,哪里才是他的家。

家是最小的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反应了国的现状,如果家庭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国的现况肯定不会太好。《何以为家》是根据赞恩本人的大部分真实生活经历改编,这些悲剧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上演。赞恩的扮演者赞恩·阿尔·拉菲亚本身就是难民。年生于叙利亚,后以难民身份逃往黎巴嫩,没上过一天学,居住在破败的贫民窟,食不果腹,街头流浪。在黎巴嫩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国是千万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生长于黎巴嫩的女性导演娜丁·拉巴基将镜头聚焦于了自已国家的社会最底层,赞恩的家庭透过她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一个让人不可思议却又如此真实的国度。在这里社会治安就像是一种奢望,从贩卖毒品到儿童买卖这样的事情大家都见怪不怪,没人站出来伸张正义和改变,从非法移民问题到孩子最为基本的生存逃难的父母都无法得到保障,因为没有身份证只能像一只老鼠一样可怜的活着。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没有教育,没有关爱,罪恶横行的畸形社会里成长,改变命运犹如天方夜谭,所有关于美好的希望都是不复存在的。贫穷就犹如一张无形而又有力的巨网,深深的网住了像赞恩这样的社会底层。并使之愚昧和颓废认为生活本就该如此无力抗争,最后只能将贫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国家,是我们所有人的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家,有国才有家。《何以为家》这部电影中的任何一个不法现象都可以延伸为一部颇具深度的电影,而娜丁·拉巴基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本质。把这一系列罪恶事件的进行串联,将最后的焦点聚集在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通过孩子唤醒父母才能改变千万个家,再进而改变一个国。只有这样才不用颠沛流离,才会有一个安稳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是我们所有人的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家,有国才有家。相比于赞恩的不幸我们生活的实在是太过于幸福了,这都是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前辈打下的基础。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