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迦陵两国方案在巴以内部还有多大市场

白癜风刚开始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324/6123995.html

“我向你们呼吁让我们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独立国家的主权。今天我带来了橄榄枝,也带来了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上掉落。我重复一遍,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上掉落”,这是年,阿拉法特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片段。

巴勒斯坦前总统阿拉法特演讲。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彼时,他还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袖,巴解更是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承认的巴勒斯坦人民唯一代表,以及联合国授予的观察员,如此疾呼承载的民族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近半世纪过后,巴以冲突并未消解,巴勒斯坦的建国梦则依旧遥远,橄榄枝显然早已蒙尘,自由战士的枪也难再替民族争取尊严。

年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双方相互承认,以色列军队一度撤出部分占领地,和平之风彷佛吹满人间。但10年不到,巴勒斯坦便于年爆发了第二次大起义(阿克萨群众起义),脆弱的互信由此碎成满地瓦砾。

阿克萨群众起义。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随后,年“铸铅行动”、年“云柱行动”、年“加沙战争”,再次说明了巴以和平的步履维艰,正如近期已逼近全面开战的斋月冲突。

年加沙战争。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斋月为何染血

5月10日晚间,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加沙地带武装人员于同日向以色列发射超过枚火箭弹,已彻底越过“红线”。作为报复,以色列亦空袭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位处加沙地带的处目标,包括哈马斯指挥官的居所、哈马斯情报总部、火箭弹发射架、军事哨所与地道等,造成8名以上武装人员死亡。

5月11日,冲突愈演愈烈。以色列的空袭引发了内部阿拉伯人口的大规模示威,位处特拉维夫东南15公里的罗德市(Lod),便有3所犹太教堂与数10辆汽车被烧毁,市长只能请求中央介入,以平息“近内战”的失控局面。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由此宣布罗德进入“紧急状态”,打破年起便不曾对阿拉伯小区发布此令的纪录。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此外以色列北部的阿拉伯与犹太裔混居城市阿科(Acco),亦有餐馆遭到焚毁,84岁的长者性命垂危。情况之混乱,由上述案例便可窥知一二。

5月12日,双方开始了刀刀见骨的过招。以色列对加沙发动大规模空袭,摧毁了数10座警察局与安全设施;哈马斯则发射了多枚火箭弹,击毁以色列建筑物和汽车。以色列国防军因此于同日宣布,强制部分以色列中南部学校停课一周。

截至5月13日,已有72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死亡,其中包括17名未成年人以及多位哈马斯高级将领,以色列方面则有6人死亡,多人受伤。损失惨重的哈马斯虽提出停火协议,却遭内塔尼亚胡拒绝,以色列空袭恐将持续。

此次事件堪称年加沙战争后,巴以双方7年来最激烈冲突,究其原因,两大关键点燃了仇恨的引信。

其一,是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SheikhJarrah)街区的定居点冲突。5月以来,以色列当局开始驱逐此处的巴勒斯坦居民,以暴力手段推进犹太近居点,引发了巴勒斯坦社群的极大不满,后者因此走上街头。

其二,是自4月起便隐隐发作的阿克萨(Al-Aqsa)清真寺冲突。4月13日,穆斯林斋月初始,以色列当局便以安全为由,在通往阿克萨清真寺的大马士革门处设置路障,引发了阿拉伯居民、犹太居民、以色列警方的三方紧张。

4月23日,大规模警民冲突在大马士革门前爆发,紧张氛围传满了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5月7日,聚集在阿克萨清真寺的示威者与警方冲突再起,导致超过名巴勒斯坦人受伤。以色列政府顺势取消了5月9日的耶路撒冷日庆祝集会,并派遣军警进驻东耶路撒冷维稳。

上述两大事件招致哈马斯警告,但以色列政府显然未多加留意,这才有了5月10日起的一连串冲突。

平心而论,综观冲突结构,事态的失控双方皆有责任,巴以冲突行至今日,已近乎步入和解死结,困于其中的平民屡屡受害,更令仇恨难以化解。

兴亡皆因民族主义

细究困局之所起,首要原因便是巴勒斯坦议题的逐步边缘化,不论是在国际场域,抑或阿拉伯世界,各界已难如过往般,为其抛头颅洒热血,致使巴勒斯坦沦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俎上肉,任凭以色列军警宰割。但会有如此发展,又与中东各国的血泪过往息息相关。

自年起,巴以冲突先后在中东引爆四场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黎巴嫩、埃及、叙利亚、约旦等皆被卷入战火漩涡,黎巴嫩更因巴解渗入南境,触发了国内敏感的宗派冲突,于年爆发长达15年的内战,曾经的“中东小巴黎”辉煌难续。其余参战各国,则因军事开支大大压缩发展预算,频现内部治理问题。

在此境况下,阿拉伯世界的精神状态渐遭败绩反噬:年代起,“泛阿拉伯主义”曾在埃及带领下一度风靡,彼时的巴勒斯坦建国事业,被奉为阿拉伯国家责无旁贷的义务、一代“阿拉伯人”的斗争目标。

然而初始的奉献心念有多强,未来的悔恨厌弃便有多深。

年代起,屡战屡败的挫折耗尽了人们对“阿拉伯人大团结”的信仰,不仅埃及与约旦于年、年先后与以色列建交,各国亦不愿再为巴勒斯坦大动干戈,有志之士仅能团结在“泛伊斯兰主义”的旗帜下,盼以宗教这把穿云箭,为反犹太复国主义阵营添柴加火,故年代起,反以主力成了穆兄会、哈马斯等激进伊斯兰组织。

然而这般挣扎,终究没能扭转乾坤。巴勒斯坦建国事业渐成“烫手山芋”,各国虽愿在某些场合“演示”感人兄弟情,从集体谴责到演讲力挺等不一而足,若论及实际行动,便往往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当年西方强制扶持以色列于中东建国,一来是为培养战略跳板,二来是为遮掩二战中,各国皆在一定程度上响应纳粹反犹屠杀的罪恶,因此满足犹太人的建国要求势在必行,却也注定了往后的尸山血海无可避免,且一切成本全由中东各国承担。

如今的世界,乃是主权国家与民族主义当道的年代,“约旦人”、“阿联酋人”、“巴林人”、“苏丹人”、“摩洛哥人”等,亦会将国族身分视作高于“阿拉伯人”的存在,并为国家利益而同以色列建交。

面对巴以近年次次冲突,外界对阿拉伯各国的谴责从未停下,然而除却以“冷漠”、“缺乏民族情感”等字词口诛笔伐外,人们或许也该反思,各国对巴勒斯坦曾经的情义相挺,乃是“泛阿拉伯主义”年代下的特殊产物,如今时移世易,外界仍徒以过往情怀苛责今人,不啻又是另一种事不关己、自我投射的冷漠。

自中东经历了从泛民族主义,到国族主义的精神变迁起,巴勒斯坦议题的边缘化,便注定会是种无奈的历史必然。

“两国方案”已是巴勒斯坦现状

而巴以冲突的第二层困境、亦是外界最常忽略的,便是“两国方案”的窒碍难行。简言之,以色列当今舆论已少有此般空间,巴勒斯坦更是已在内部实现了“两国方案”。

综观以色列政坛,左右光谱约有两大分断依据,一是对巴以冲突的立场,二是对以色列国体的想象。在前者的场域中,左派向来主张两国方案、两大民族的和平共存,右派则力主持续推进军事占领、对巴勒斯坦强硬、反对和谈等。

而在后者的舆论样态中,左派向来主张维持以色列的世俗路线,右派则坚持保留犹太教的信仰规范。

回顾年代的以色列,乃是工党等左翼政党的天下,社会舆论也普遍同情巴勒斯坦人,故而能有年的《奥斯陆协议》,巴以和谈备受期待,“两国方案”亦在讨论议程上。

奥斯陆协议在白宫签署。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然而年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爆发后,诸多无辜平民受害,巴以和谈的舆论市场大为流失,工党等左翼阵营亦逐渐泡沫化,各界普遍期待强硬的右翼政府,能以相对高压政策,保护以色列的国家安全。

内塔尼亚胡从而重返政坛,并从9年担任总理至今。在其治理下,以色列内阁号称“有史以来最右”,不仅持续开辟定居点,更频频压缩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间,引爆此次斋月冲突的“谢赫·贾拉定居点争议”,便是此般脉络下的产物。

如此蛮横行为若发生在年代,或许还会招致以色列左翼指责,表示“撤出占领地才能保障国民安全”;但在今日右翼氛围弥漫的以色列社会,“并吞等于安全”的逻辑,才是多数的政治正确,要将“两国方案”提上议程,无异缘木求鱼。

而在巴勒斯坦一方,“两国方案”看似是最佳解,却也无异于天方夜谭。原因便在,巴勒斯坦并非外界想象的、深怀民族团结独立意识的的统一实体。

当今各国承认的,是法塔赫(巴解中最大派别)主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其由阿拉法特一手创立,代表海外、世俗的巴勒斯坦独立势力,然而实际控制加沙的,却是于年成立,代表本土、伊斯兰路线的哈马斯,即此次斋月冲突的当事方之一。

在是否承认以色列上,哈马斯立场相对激进,不愿同法塔赫一般承认以色列,故其反对“两国方案”,欲行只有巴勒斯坦一国的“一国方案”;而在行事手段上,法塔赫近年多是谈判至上,哈马斯则主张武装斗争,因此出现了斋月冲突中,对以色列的火箭袭击。

以色列右翼之所以认为“并吞即是安全”,有一原因便来自“巴勒斯坦的说话不算话”,就算与法塔赫主导的政府签署和平协议,也挡不住天外飞来的哈马斯火箭。

眼下的斋月冲突,在阿拉伯各国无心支持、哈马斯要求停战的背景下,应该不至于演变为全面战争,更大概率是重复过往巴以加沙战争的模式:在国际频频劝阻下,以色列结束空袭,但巴勒斯坦平民付出惨痛代价,而冲突将在几年后再起。

两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城查看以军空袭造成的破坏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要深入解决巴以冲突的困局,有赖各方智慧与耐心,当下的首要缓解之法,应以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就业率等方式,降低国家的武装失控程度,这样才有望和解到来的那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