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百农社会制度父母是什么将纯真的孩子推向
印象中以城市名字命名的电影不在少数,神奇的是这些电影普遍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午夜巴塞罗那》由高产大导伍迪艾伦拍摄,是一段关于女人关于爱情的故事,这也是艾伦电影里常见的思考方向。片中扮演者斯嘉丽约翰逊的惊艳表演为她日后的性感之路垫足了石头子,而后续接拍漫威电影中黑寡妇的角色更是让她迅速走进了国人的视线,不得不佩服伍迪艾伦对于女人闪光点的挖掘能力。
与电影《绿皮书》竞选最佳影片的电影当然不会差。
这是一部来自导演卡隆的记忆独白,在他的镜头下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渺小的个体家庭被用力还原,注定悲剧的结局下生存与希望,爱与痛该如何安放。死亡伴随着新的分娩,像海浪一样固定冲刷,重复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开始。
《sleeplessinSeattle》我是一个视野很窄的人,10年前的高中英语课被老师安排观看了这部电影,只记得这部电影在投影仪上放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结束,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对老美的城市增加了一个新的认识——西雅图,1年下9个月的雨。
片尾帝国大厦男女主角的世纪之约配上《makesomeonehappy》简直在纯粹幼小的心灵上种了草。
有些电影如《海边的曼彻斯特》看过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却让观众真实的感受了一次生活。面对过去,割舍不下的是那深深地亏欠,放不过自己所以接受冰冷与颓废。无论过去怎样生活仍在继续,阴冷刺骨的海边小镇终会迎来明媚的暖阳。
迦百农(Capernaum),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今已成废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
电影《迦百农》没有冰封暴雪,没有阴冷潮湿,它有的是那丑陋可怕的现实压迫。
俯拍镜头下毫不掩饰这片贫民窟简陋恶劣的居住环境,滞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混乱的社会制度。
贫民窟的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一切制度规则仿佛都是为了有钱人而制定。
导演用平滑的镜头对黎巴嫩叙利亚平民的社会生活现状进行了探索——一家人居住破旧的建筑里,破烂的管道设施时不时造成屋内积水,没有像样的桌椅与床铺,母亲怨天载道,父亲勉强敷衍。
为了生存,本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纪早早的踏上了打工赚钱的道路,尽管他们卖的是一些简易果汁。
教育水平低下,治安管理不严,加上父母教育意识薄弱导致很多年轻人被关进了少管所,其中就有母亲的儿子。对此母亲非但没有自责,反而把儿子作为赚钱养家的手段,利用“骗来”的止痛片通过附着衣物上“运输”到监狱里贩卖。畸形的价值观下母亲“为你骄傲”的台词讽刺味十足。
男孩的命运如此,女孩更是显而易见。
女孩月经后会被父母卖给他人。为避免被发现,小男孩用洗内裤这种独有的方式保护着妹妹不受伤害,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不知是不是女孩成熟早的缘故,妹妹仿佛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脆弱无助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命运的屈服。小男孩想带妹妹离开,殊不知这一切行为只是水面上微微波动的涟漪罢了。
保护不了妹妹让小男孩对生活充满了绝望,他选择独自离开,逃避憎恶的家庭与父母。
外面就一定会更好吗?现实是只有更多的残酷和痛苦。
路上,理想中的超级英雄蜘蛛侠在现实里变成了丑陋恶心的“蟑螂侠”。
游乐场本是快乐童真的场所,在这里小男孩丝毫感受不到快乐。露天睡觉,食不果腹,偶尔空中飞过的直升机时刻在告诫他这个社会是危险的恐怖的。
镜头里小男孩解开雕像衣服的行为仿佛是他对所处环境的无声宣泄,他是无辜、不幸的,他也想得到母亲怀抱里的温暖。这一切都被另一个黑人母亲看在眼里——孩子的行为激发了她出于母爱的保护欲。
因为特殊地理位置的关系,连年战争导致平民流离失所。社会制度的问题又不能给予他们身份,这意味着得不到最基本的权利保护。
影片里黑人母亲的孩子只能躲在工作地方的厕所马桶上休息,想看电视只能通过“手段”偷取别人家的电视画面。。。
如果说离家出走是小男孩对父母对家庭环境的抱怨抗争,当他上升为监护者身份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整个阶级制度的完全残酷一面——活着远比想象中的艰难。
当居住的“家”被沉重的锁链锁起来的那一刻,小男孩爆发了最后的歇斯底里,他以为自己很坚强,到头来依旧是对社会的压迫无能为力。
此刻的剧情产生了巨大的反转,小男孩做了和父母一样的举动——将孩子“抛弃”了。
经历了“失望—希望—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小男孩原以为能够一人扛住的理想责任感被现实社会砸的遍体鳞伤。
曾经的他以为只要带着妹妹走就可以逃离被支配的人生、命运,结果最后自己却走上了和父母一样的路。
至此他终于恍悟,即使带着妹妹逃了出来,以后的未知生活也不一定比父母安排的命运好多少。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可能想到了亲爱的妹妹,想到了黑人母亲的小孩,想到了自己,面对残酷未知的命运小男孩留下了泪水。
蹑手蹑脚的回到原来的家里,打算拿走属于自己的自由身份,却发现自己连选择逃避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他也是没有身份的人。
因为身份,黑人母亲被抓捕;因为身份,黑人小孩子不能被发现;因为身份,自己无法逃离现状;因为身份,妹妹最终断送了性命。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地狱里
对生活不堪重负的小男孩对着话筒进行了呐喊,在他的世界里到处都是压迫虐待,带给他的只有无尽的黑暗。父母作为社会体制下的底层人群早已放弃了对命运的抵抗,他们沦为了体制的帮凶,维持着所谓的社会秩序。
回到影片开头,小男孩义无反顾地起诉父母,原因很简单“因为生了我”。
只是简单的起诉父母吗?我想不一定。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环境,这是作为父母的失职之处;明知道孩子出生会受苦受难还要选择继续生下来,这是孩子无法选择的悲哀;社会体制阶级的关系造就了父母的愚昧无知,因为无知导致残酷的社会家庭现状被一代代延续,我想这才是导演想要诉说的东西吧。
导演为了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的残酷和真实性,真的是选择了一批有说服力的演员,例如影片主演也就是这个小男孩,从他的眼神里总是隐约透露出一丝伤感。
正如导演所说“演员必须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些将这部电影作为维护他们的奋斗目标的旗帜的人们,就没有这部电影”
迦百农,如果有上帝,请赐予世界和平。
本由于周五约电影(moviefriday)首发,欢迎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