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以色列为什么大力支持伊朗

白癜风不能吃的食物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923/7485587.html

两伊战争士兵

冷战时期的中东地区,大致有四股政治势力,分别是:阿拉伯国家(包括伊拉克、沙特、约旦、埃及、叙利亚、科威特、阿联酋等),以色列,伊朗,土耳其。

这其中,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是死敌,双方爆发过多次战争,伊朗比较孤傲,是另类(波斯人,什叶派),土耳其面临苏联威胁,自顾不暇,在阿以冲突和两伊战争中,均保持中立,置身事外。

因此,在中东的舞台上,其实只有三个主要角色: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伊朗,舞台幕后,还有美国和苏联这两大控场者。

阿拉伯国家人多势众,以色列和伊朗势单力孤,为了抗衡阿拉伯世界,这对难兄难弟慢慢走近,年伊朗革命前,以色列和伊朗关系很好。

相关地区地图

然而,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伊朗基本上保持中立,没有支持以色列。一方面,它想借助以色列的力量,遏制日益升温的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另一方面,它又不愿为以色列而得罪所有阿拉伯国家。

年,霍梅尼掌握伊朗政权后,一直叫嚣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伊朗和以色列关系降到了冰点,第二年,两伊战争爆发。

此时,以色列面临重大选择:是保持中立,还是支持伊朗。

经过慎重考虑,以色列最终选择支持伊朗。

两伊战争士兵

01

历史上,以色列和伊朗有很深的渊源。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来,这个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王国灭亡。公元前年,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圣城耶路撒冷被洗劫一空,居民被押往巴比伦为奴,史称“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年,在今天伊朗境内,波斯部族首领居鲁士建立了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东征西讨,灭国无数,公元前年,他攻占巴比伦,释放了被囚禁的犹太人,还将巴比伦掠夺走的多件圣物还给了他们,允许他们回到故土,恢复自己的国家。

居鲁士大帝对犹太人有再造之恩。可以这么讲,没有居鲁士大帝,就没有后来的犹太人,也没有今天的以色列。

电影《托米莉斯女王》中的居鲁士大帝

年,以色列建国,彼时,正值冷战开局不久,以色列面临阿拉伯国家的围攻,土耳其、伊朗则面临苏联的威胁,再往后,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纷纷倒向苏联。苏联支持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地区的非阿拉伯国家,构成了很大压力。

年,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致函伊朗巴列维国王,提出了“外围联盟”的策略,他建议非阿拉伯国家如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结成联盟,对抗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遏制苏联势力在中东地区的渗透。

巴列维非常认可“外围联盟”的策略,同时,他也想借助以色列的军事、经济、技术优势,推动伊朗的现代化,还想通过以色列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于是,决心发展与以色列的亲密关系。

本·古里安

年,伊朗与叙利亚发生了领土纠纷(胡齐斯坦省),两国断绝外交关系,阿拉伯国家在这一事件中支持叙利亚,敌视伊朗,促使伊朗与以色列关系持续升温。

这一时期是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德黑兰-特拉维夫轴心逐渐形成,两国决心抱团取暖,共同对抗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帮伊朗建立了特务机构“萨瓦克”,协助伊朗检修飞机和舰艇,帮助伊朗培训飞行员、伞兵以及炮兵指挥人员。伊朗则利用丰厚的石油收入,从以色列进口了大量武器,70年代,两国平均每年军火交易额高达5亿美元。

《逃离德黑兰》剧照

以色列几乎所有的军政领导人,包括本·古里安、梅厄夫人、贝京、达扬等,都访问过伊朗,而伊朗几乎每位将军都到以色列学习考察过,仅伊朗战争装备部长访问以色列就达多次,可见当时两国交流来往之频繁。

年,以色列与伊朗签署了代号为“鲜花行动”的联合开发核计划,这一计划是伊朗核问题的开端,后因伊朗革命而中断。

经济上,以色列在农业、军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了伊朗很大帮助,作为回报,伊朗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石油,-年这20年间,以色列83%的原油是从伊朗进口的。这些石油对以色列冲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封锁、打赢中东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巴列维国王

总之,历史情感和现实需求,让以色列和伊朗形成了准盟友关系。

02

年1月,伊朗发生了革命,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垮台,取而代之的是霍梅尼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新政权。

霍梅尼的思想很激进,他反对君主制,反对殖民者,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化,反对世俗化,要输出革命建立伊斯兰世界秩序。因此,他实行的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外交路线。

在对待以色列的态度上,霍梅尼认为以色列是跟在大撒旦美国后面的小撒旦,是伊斯兰世界心脏的毒瘤,如果不铲除,后患无穷。

伊朗和以色列关系急转直下,两国合作项目全部中断,驻派人员全部撤回,官方联系全部断绝。伊朗还设立了“古都斯日”,旨在唤醒所有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消灭以色列。

伊朗军队打着霍梅尼旗帜

值得一提的是,霍梅尼只是反以色列政权和犹太复国主义,并不反犹太人,他没有迫害生活在伊朗的犹太人。

伊朗革命发生的这一年,萨达姆登上了伊拉克总统的宝座。霍梅尼是猛人,四面出击,要搞革命输出,萨达姆是强人,野心勃勃,要统一阿拉伯世界。

霍梅尼和萨达姆双雄的崛起,让以色列感到非常不安,这两人都是极端仇视以色列的,随便一个都够以色列喝一壶。

幸好,这两人没有打以色列,而是相互掐了起来。年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以色列一下子摆脱了两个最危险的敌人。

以色列希望两伊战争无限期地打下去,让这两个劲敌在战争中相互毁灭。但是这显然不现实,战争总会有一天结束的,以色列要实现利益最大化,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有所作为。

伊拉克士兵举着萨达姆肖像

经过多方权衡、评估,以色列最终选择支持伊朗。

支持伊拉克是不可能的。自埃及总统纳赛尔之后,萨达姆扛起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大旗,制定了“大阿拉伯复兴计划”,又是扩军备战,又是发展核武器,时刻想消灭以色列,是以色列最危险的敌人。

战争初期,伊朗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外交孤立,伊拉克军队势如破竹,以微小代价占领伊朗西南部大片土地,埃及、沙特、约旦、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也站在伊拉克这边。

伊朗连连吃败仗,势单力孤,孤立无援,从平衡战局的角度考虑,以色列决心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

霍梅尼(右)

按以色列人说法,如果伊拉克取胜,它就会成为拥有训练有素且经受战争考验的40个师的强国······这将使萨达姆·侯赛因成为扩张主义的、泛阿拉伯国家的首脑,这对以色列将是一个直接的威胁。

伊拉克胜利,还会极大地鼓舞阿拉伯民族主义,激发他们更狂热的战争热情。而伊朗战败,走投无路之际,可能倒向苏联,这都是以色列要竭力避免的。

相反,如果伊朗胜利了,它会吸引阿拉伯国家更多的火力,转移他们对以色列的仇视,这两大势力打得越激烈,以色列面临的压力就越小,越安全。

中东双雄

03

平衡战局、转移矛盾,是以色列支持伊朗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以色列还有一些别的考虑。

霍梅尼上台的时间不长,支持他的人很多,但反对他的人也不少。伊朗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存在激进派和温和派之争。

激进派是霍梅尼这一派,温和派以巴列维王朝的残存势力和旧军队为主,温和派崇尚自由贸易、保护私有财产,主张与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保持友好关系,反对霍梅尼的革命输出。

伊朗革命后,霍梅尼为了对付温和派及其控制的旧军队,专门组建了直接听命于自己的伊朗革命卫队,这是独立于正规军之外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霍梅尼派遣“毛拉”(伊朗的神职人员)进驻旧军队,进行思想控制和清洗改造,打压温和派。

霍梅尼和伊朗革命卫队宣传画

革命卫队成立了,旧军队也还在,伊朗因此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拥有两支军队的国家。

美国和以色列有一个想法,他们认为霍梅尼政权长不了,等他热度一退,留下一地鸡毛,还得温和派出来收拾残局,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军事援助,取得温和派的好感和信任,为以后合作打下基础。更进一步,他们想支持温和派,推翻霍梅尼政权。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伊朗境内生活着几万犹太人,伊朗和以色列关系恶化后,这些人成了变相的人质。

虽然霍梅尼承诺保护伊朗的犹太社团,不许伤害生活在伊朗的犹太人,但在伊朗极端反美、反以大势下,什么事情都说不准。另外,伊拉克境内的犹太人,一般途经伊朗回到国土,以色列希望这条“犹太人回国之路”永远畅通。

在伊朗的犹太人

以色列想借援助伊朗武器之机,保证伊朗境内犹太人的安全,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

最后,是经济利益。

伊朗军队的武器,大部分是继承的巴列维王朝的美制武器,战争爆发后,伊朗武器弹药损耗巨大,迫切需要补充。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禁止出口武器给伊朗,伊朗获取美制武器、零配件、弹药的唯一渠道,是以色列。

以色列也不含糊,武器敞开供应,但价钱是正常价格的数倍以上,大发战争财。

利用卖军火的钱,以色列加速了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大大提高了以色列的军事现代化水平。

还有一个问题:霍梅尼如此仇视以色列,为什么又要接受援助呢?骨气何在?

霍梅尼

霍梅尼不仅是大法师,更是现实主义者。他认为:伊朗与敌人打交道是为了伊斯兰世界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个长远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以色列援助伊朗武器,一般是通过第三方秘密交易的,是零星的、非正式的,伊朗国内民众根本不知道。

所以,霍梅尼能一边接受以色列的援助,一边继续骂以色列,还支持巴解组织和黎巴嫩真主党对付以色列。

04

整个两伊战争中,伊朗通过第三方从以色列购买了25亿美元的武器,年7月,仅前以色列驻德黑兰武官雅各布·尼姆罗迪,达成的一笔交易就高达1.35亿美元。

伊朗装备的美制F-4"鬼怪"战机

法国《世界报》称,两伊战争初期,伊朗进口武器的80%来自于以色列。以色列军事顾问还经常去伊朗活动,甚至到前线获取战争的第一手资料,评估伊朗的军事能力和武器装备,以便向伊朗提供更合适的武器。

以色列还主动向伊朗提供了伊拉克军事力量部署图,以及个可供伊朗空军打击的参考目标,伊拉克的核工厂也被放到了突出位置。

伊朗空军启动了“灼烧之剑”行动,派出2架美制F-4“鬼怪”式战机,突袭位于伊拉克图瓦萨的核工厂,但轰炸造成的破坏很有限。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空军

年6月,以色列空军启动“巴比伦行动”,亲自出马补刀,炸毁了伊拉克核工厂。

以色列还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穿针引线,于年促成了美国和伊朗的军火交易。

当时,根据美国《武器出口控制法》和美国在两伊战争中的中立立场,美国是不能向伊朗出口武器的,但当时美国有人质在伊朗手上,人质危机让里根政府面临很大压力。

为了换回人质,里根政府冒险秘密向伊朗提供了价值几千万美元的武器,包括美制战机、坦克、火炮、雷达等武器的零部件,还有“陶”式反坦克导弹,“隼”式地空导弹。

伊朗门事件的关键人物,诺思上校

后来事情暴露,全球舆论炸裂,差点把里根政府掀翻,这便是著名的“伊朗门”事件。

年,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曾这样解释以色列对伊朗的政策:伊朗现在从其信奉的哲学上来说,是以色列危险的敌人,······但同时,伊朗28年或37年后将会是以色列的朋友。

国际政治分分合合,以色列看得很通透。

《两伊战争时期伊朗和以色列合作关系探析》

《论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

《巴列维时期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

《伊朗与以色列的恩怨情仇》

《伊朗门事件的实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