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成人之父

北京哪家湿疹医院好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598.html

父亲节到了,我被邀请聊一聊“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采访我的老师希望我用一句话来代表我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我想最适合的话也许是——

“孩子是成人之父”

的确,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有段时间甚至做了他们的全职爸爸。

现在,我们最小的儿子也即将高中毕业了,仔细想想陪伴孩子成长这么多年来,我感悟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彩虹》里的那句话:“孩子是成人之父。”

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是我在英国读教育学的时候,文学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当时,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其实,在那个时候也未真正理解其含义。

在陪伴三个孩子成长的这二十多年中,慢慢地理解到:孩子带领我们踏上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之路。因为孩子在前面引领,我们才会对自己走过的路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洞见。

这首诗的翻译大约是这样的:(事实上有多个翻译版本)

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

——(英国)华兹华斯

每当我看到悬挂天际的彩虹,

我的心不由地雀跃:

在我刚出生时是这样了,

现在我长大成人还是这样,

直到我变老死去时——

依旧是这样!

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

我渴望在将来的每天每日,

都在自然的虔敬中度过。

为人父母多年后才体会到诗中的美好,能让心灵充满了感动和敬仰。孩子就如我们的镜像,改变了我们。而我们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了孩子。

看着自己孩子的时候,就像看到了我们自己,于是恍然大悟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

基于此,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常常是对自己的期望。对孩子的失望也是对自己的失望。

那些我们没有受到过的温情对待,希望孩子们受到;那些我们不能够实现的梦想,希望孩子们能够实现。

我们可以对孩子充满希望和期待,但是,却不能用这些希望和期待去要求孩子去满足我们自己的希望和期待。

因为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影响孩子,孩子其实最终都应该成长为他自己想成长的样子。

对于这一点我也是从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论孩子”中获得了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论孩子

[黎巴嫩]纪伯伦

原译:冰心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会成长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作为父母只能全然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过去,接纳孩子的现在,也要接纳他可能的将来……

不能接纳你的孩子,其实就是不能接纳自己。如果你能接纳你那个与众不同的,或者平淡无奇的,甚至有各种缺陷的孩子,就好像诗中所说的那样把自己变成了弓,让像箭那样的孩子来折弯你,这样,你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

我并没有努力去打造一个“成功”的父亲,只是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的父亲,也以此感谢所有的孩子!

——黄晓星

.06.15

文字

黄晓星

图片

苏坡

编辑

安雯

校审

幼儿园宣介小组

终审

张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