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首都爆炸已致135人丧生30万人

导读:六个月前进行的一次港口现场安全调查还曾对这批危险化工品发出警告,如今一语成谶。

外科医生、贝鲁特拉菲克·医院首席执行官阿比亚德(FirassAbiad)和他的同事们一夜未眠,把所有情绪放在一边,在急诊室里一刻不敢停歇地抢救伤员,医院转入的病人,包括重症新冠患者。

当地时间8月4日晚6时许,一场惨烈的爆炸让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这个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全世界焦点。据官方统计,爆炸已经造成人死亡、大约人受伤,另有数十人依然下落不明,30万人无家可归。黎巴嫩政府5日宣布,即日起在首都贝鲁特实施紧急状态,为期两周。截至发稿,救援人员仍在继续寻找被瓦砾困住的受害者。中东、欧洲一些国家派出的救援人员相继赶来。欧盟正整合来自27个成员国的紧急救援人员和设备前往支援贝鲁特。

5日上午,被炸毁的港口区满目疮痍,市区主要街道上到处都是玻璃碎片和损坏的车辆,一些建筑物外墙也被炸毁。爆炸还摧毁了附近占全国谷物仓储量85%的粮库和一个储存有大量药品和医疗用品的仓库,引起对粮食和药品短缺的更大忧虑。在爆炸发生前,该国已有一半人口陷入贫困。

黎巴嫩经济部长内姆(RaoulNehme)说,该国谷物储备虽不足一个月,但面粉足以避免危机。

“全没了……这个城市大部分地区都需要重建和恢复,”当地电视台记者穆萨(JenanMoussa)悲伤地说,“我们该如何处理所有这些悲痛?自我还是个孩子起,我们就从一场灾难转移到另一场灾难。我们已筋疲力尽。”

悲剧起因

阿比亚德介绍说,大多数患者都属于玻璃扎伤,有些伤口很深,他预计还会有更多的人员伤亡。医院不得不请求那些有能力行走的患者自己回家,以便腾出更多地方。

从现场拍摄的视频看,贝鲁特港一共发生了两次爆炸,第二次爆炸威力更大,天空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火光和浓烟在瞬间吞没附近居民区,夷平了建筑物,很多人被困废墟下。远在公里之外的塞浦路斯居民都能明显感受到爆炸冲击波。

黎巴嫩政府对爆炸起因的调查还在展开,但初步信息显示,是贝鲁特港口9号仓库发生了大火,并蔓延至储存了吨硝酸铵的12号仓库。这些硝酸铵是黎巴嫩政府六年前从一条俄罗斯船东拥有的船上缉获的。

据了解,这艘名为Rhosus的货船是由侨居在塞浦路斯的俄罗斯人格列乔什金(IgorGrechushkin)拥有的。该船于年从佐治亚州开往莫桑比克的途中抵达贝鲁特,随后因某种原因被阻止离开贝鲁特港口。

格列乔什金当时放弃了这艘船,拒绝接听电话或与港口当局进行谈判以释放被扣押船员。该船船员在年还曾向当地媒体投诉被船东“遗弃”在贝鲁特,近一年未能领到工资。

这些被扣押的化工品就这样六年来一直留在贝鲁特港。有关这些硝酸铵安全存储问题的报告已经递交给数个政府委员会和法官,但政府机构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六个月前进行的一次港口现场安全调查还曾对这批危险化工品发出清晰的警告——如果不清除,可能会导致炸毁贝鲁特的所有建筑物。如今一语成谶。

黎巴嫩政府在最近几个月一直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总理被迫下台、国家债务违约、货币严重贬值、新冠疫情暴发、与IMF救援谈判破裂。

黎巴嫩高度依赖进口,贝鲁特港是该国的经济命脉。公共工程部长纳杰尔(MichelNajjar)表示,该国现在将北部的黎波里港作为黎巴嫩的主要航运港口。

黎巴嫩总理迪亚布(HassanDiab)呼吁所有国家和朋友向黎巴嫩提供帮助。他在早些时候曾称,这些导致爆炸的化学品在仓库里储存了六年却没有安全保护措施是不可接受的,并发誓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最严厉的惩罚。

政府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将在五天内明确爆炸的责任人,并承诺受害者家属将获得赔偿。

贝鲁特华人并不多,当地中资企业主要有华为、中兴、中铁、葛洲坝集团等。截至5日,爆炸中仅有一位中资企业员工受玻璃划伤轻伤。

贝鲁特港是中东地区少有的深水港,管理开发局今年初就贝鲁特港集装箱码头管理、运营和维护进行公开招标,并期望中资参与。

雪上加霜的经济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黎巴嫩代表YukieMokuo介绍,该机构在贝鲁特的团队也未在这次爆炸中幸免:其中一位同事失去配偶,七名工作人员受轻伤,数十名员工住宅遭破坏。该机构正帮助黎巴嫩公共卫生部清除港口仓库中储存的残留药品和疫苗。

“昨天发生的灾难加剧了黎巴嫩人民已经陷入的可怕经济和疫情双重危机,”她说,“新医院不堪重负,一线医护精疲力尽,港口爆炸使情况更加复杂。”

黎巴嫩是全球负债最多的国家之一,主权债务亿美元,超过GDP的%,全国失业率35%。过去一直与美元挂钩的该国货币今年已贬值了80%,6月份通货膨胀率达到90%。据官方统计,黎巴嫩人现在有一半生活在贫困中,极端贫困者处于饥饿边缘。

去年10月,由于饮水安全和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等问题,黎巴嫩各地爆发抗议活动,抗议持续了一个半月,并导致哈里里(SaadHariri)被迫辞去总理职务。

此后情况几乎没有改善。停电加剧,政府每日只能供应2至4小时用电量,经济危机加深,食品价格攀升,民众薪水也被大幅削减,货币贬值导致银行存款蒸发,最坏的一切都出现了。新任总理迪亚布今年3月决定不偿还到期债务,黎巴嫩历史上第一次宣布拖欠债务。

5月份,根据政府通过的挽救经济计划,该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展开援助谈判。但谈判因对改革的内容出现分歧陷入僵局。

地势多山的黎巴嫩几乎需要进口所有东西,也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实现基本供应。货币大幅贬值导致的进口成本增加已迅速转嫁给民众。黎巴嫩官方预计,今年将有近一半黎巴嫩公民陷入贫困线以下,75%的人口将需要援助,包括粮食援助。根据国际救援委员会统计,在黎巴嫩的难民社区中,对粮食援助的需求已上升到90%。

经历了15年内战和多次地区冲突的黎巴嫩有万人口,却有万难民。

黎巴嫩的经济模式一直被人诟病。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主权投资和新兴市场团队负责人比萨特(AmerBisat)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黎巴嫩当前的经济实际上正在调整之中,处于大规模去杠杆化,假以时日,将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道路,而非有些人所批评的放任自流。从理论上讲,清理整个系统是合乎需要的,但政府采取的方式却是次优选择,导致作为社会中坚的中产阶层陷入贫困底层,而通货膨胀加剧了债务危机,由于实施资本管制的延误导致大量资本外逃,“被困资本”蒙受了不成比例的损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