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还有什么价值一份奖学金
《私人战争》
年3月底,记者陈映妤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向东,到黎巴嫩和叙利亚边境的贝卡谷地(BeqaaValley)。从年的叙利亚起义和内战以来,这条路线是叙利亚人离家返家最频繁的一条路径。
如今,许多叙利亚青年或家庭选择回去大马士革,陈映妤所写的《烟硝散尽之后: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路上》,就是关于为什么他们选择返家,如何返家以及返家后遭遇问题的种种故事。
这篇作品最终拿到了“在场”奖学金的三等奖。陈映妤在手记里说到,这次“在场”计划,早在年底黎巴嫩10月公民抗争爆发后就开始酝酿,紧接着的经济危机、港口大爆炸、银行、电力和医疗系统瘫痪,都让她更坚定想要回到那片土地上,再见见这群朋友,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听他们怎么应对一连串的灾难,“或有点不自量力地觉得,也许能让他们知道在世界另一端,有人关心他们的苦难”。
“在场”奖学金于年11月份成立,目标是资助非虚构写作者完成有潜力的短期计划,题材包括但不限于观察纪实、调查报导、田野研究。
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在场”,需要鼓励这样的非虚构写作?如“在场”奖学金所说,面向社会真实的问题和矛盾,接住它,回应它,是记录者与创作者的基本责任。当然,也格外需要一点真诚和勇气。
“在场”不仅是一种被动的现实状态,更是一种主动选择。要回到具体与真实中,这不只是物理的邻近、在场,而是要对选题有长久耕耘,对所讲述的故事有深刻的内在动力。
意识到自己在时代的现场里,自觉地观察、纪录,去审视在旧有结构里被固化的、被回避的问题。
今天我们与你分享陈映妤在“在场”非虚构写作第一季发布会上,和著名记者闾丘露薇的对谈。这其中谈到了媒体写作与非虚构写作的不同,也谈及如何将华人视角带入陌生的地域,以及,当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