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儿童难民观影何以为家
鲜少有这样一部电影,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这样的赞誉:豆瓣评分9.1,冲到豆瓣Top的No.47。年的《何以为家》就做到了。看完似乎应该流下几滴真诚的泪水,至少也应该湿润一下眼眶。可是,不明白为何要流眼泪?
眼泪其实可以流,《何以为家》的主人公赞恩,的确很惨,叙利亚逃到黎巴嫩的难民,住在贫民窟,年龄大概十二岁(父母不知),没有学上(父母不让),瘦小的身体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孩子太多),而且赞恩非常地懂事,帮妹妹处理初潮,反抗混蛋房东,锒铛入狱也不悔,甚至将父母告上法庭。命运的悲惨与弱小生命的抗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张力,多么感人,你应该流泪。
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如果是另一个难民小孩呢?比如不这么可爱可亲,不这么瘦瘦小小,甚至有一点坏的小孩,你还会流下眼泪吗?因为在那个环境下,还保持着如此纯洁的心,实在是太难了,不是不信,只是觉得不是全部真相,赞恩只是难民小孩中的少数,大多数可能是赞恩所面对的小混混。赞恩作为难民小孩代表太简单了,就像被阉割了一样。想到这一层,你还会流那么简单的泪吗?
很多人流泪,可能是因为赞恩的父母一直在生,孩子都已经快数不清了。这一情况可能触及了中国现今社会的一个痛点——教育问题,现今中国,有多少孩子还处在没有教育只有管理的阶段,甚至都没有管理。可能也刺痛了那些逼婚逼生的人们。我觉得,因这流泪,完全是自作多情。《何以为家》成为他们不婚不生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个锅不能让《何以为家》来背,因为电影说的不是这回事。
赞恩的父母不断地生孩子,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需要儿子当劳动力,需要女儿做商品。他们在解决生存问题,在当时,他们只能这样子做,小孩确实能带来收益,比如让他们去卖蔬菜汁,可能销量更好。现在的不婚不生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一个人可以过得更好,更自由,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还是不要“借他人之酒浇自己之块垒”,这个眼泪对于《何以为家》来说,跑题了。
不知道因何要流泪,还有一个原因,《何以为家》只是在说导演想说的话,难怪有人说导演在消费难民。影片的结尾,赞恩说: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等等,说了一大段相当深刻的话,这个赞恩已经变成了一个替导演或者某部分人说话的道具,因为这话太成熟。难民营里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认知水平?我打一个问号,所以,这样的眼泪流得有必要吗?
不可否认,《何以为家》的演员和生活都具有真实性,但它并不是纪录片,导演的意图太强烈了。导演明白只卖惨是没有可看性的,因为新闻视频的惨已经足够震撼了,导演做了很多处理,让电影具有可看性。导演从赞恩起诉父母开始讲故事,这已然激起了大家的兴趣,你可知道,电影发生在中东,那个不那么开放的中东,起诉父母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为何起诉,直到影片末尾才和盘托出,虽然必须有铺垫,却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一身光辉的主角,即使他砍了那个混蛋房东,我们也认为“该”,这样的主角太单薄了,不立体。我们的肾上腺素急剧上升,乐意贡献票房和眼泪,可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电影要么有一个好的故事,要么有一个好的观点,可惜这个故事有点假,因为人物不够立体,只是在蹭一些人的泪水。说到观点,真得不能再好好说话了。
让他们别生了,有道理,然后呢?让他们灭种?因为他们该?强烈支持他们别生了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些?导演有导演的难处,这些国际难民自然不能依靠当地政府的救济,他们确实有点像寄生虫。依靠国际组织?没有一个健康有效的运作系统,解决永远只是镇静剂,问题依然会存在。
如果有一片领土是属于联合国的,难民自然可以有条件的进入其中生活,这个限制性条件是可以达到的,比如要学会一项技能,遵守一定的社会底线,等等。这是我一时的异想天开,我知道难民问题很难解决,我自然不会笑,可是我怎么也哭不出来。
导演不仅同情了难民小孩,还同情了他的父母。因为导演让赞恩反抗之后,进入了这样一个场景:独自一人带一个小孩,因为年龄小所以没有人雇佣他,这正像极了他的难民父母(因为他们没有身份证,就得不到一个有正常薪水的工作),他的住处时刻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没钱付房租),他时刻面临饿死的危险,他做的也只是他父母做过的,售卖药水,最后不得已卖了孩子。这一段经历,让这个有反抗精神的男孩做了一次“父母”,他渐渐明白:他反抗无用。这侧面反映出他父母的无奈。最后,起诉父母看似是出自孩童的口,其实整个影片,一会导演在说话,一会又让孩子出来说几句,实在是有点乱。流泪太不值。导演至少应该深挖一下这背后的原因,不过,评论的人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纵观整部影片,会流泪。但是,流泪会阻碍理智,流泪是最没用的,尤其架构在真故事中的成人刻意营造的故事。看完影片,会难受,会思考,却不会轻易流眼泪,这就是《何以为家》的价值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