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打不打了解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就
晚饭时,奶奶特意给涛涛做的圆圆的小煎饼,涛涛也很开心,张开小手要吃,奶奶把小饼掰开加了一块奶酪,“好香啊,给涛涛吃”,谁知涛涛挥舞小手,又哭又闹,还把奶奶递过来的小饼打到了地上,涛爸见状生气了,告诫涛涛不准把食物扔到地上,涛涛哭得更凶了,还把碗也扔了出去,奶奶很尴尬,一顿好好的晚餐弄得不愉快……是孩子太任性了吗?该不该揍?其实这也许是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很需要家长的帮助或者说成全。
上一篇文章: 失联20年博士后拒见病重母亲,受伤的到底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01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多时候会遇到类似情况,有的认为孩子故意和大人作对,直接胖揍一顿,有的认为孩子性格有问题,严厉的批评教育,有的不知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手足无措。如果家长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通过观察和了解孩子的这些外在行为,探求孩子的心理密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成长的关键期给予帮助,那么孩子在童年时期就会奠定一生的幸福基础。这是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关键期关键帮助》中的观点,作者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她结合十几年的幼儿教育教学经验,解读了孩子执拗行为背后潜在的原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大门,帮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孩子。02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教养方式,从而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养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大多数父母养育孩子,只是延续自己父辈们的教养方式,简单粗暴。或者习惯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打着我这是为你好的旗号,因此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比如下面的几种:1、孩子是我的玩具洋娃娃父母心情好时,会把孩子打扮成小公主,帅气小王子,自己看着开心,带出去也有面子,很多人夸奖。心情不好时,会拿孩子当出气筒,对他发火,孩子不懂父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为是自己犯错了让父母不开心,于是学会看父母脸色,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自卑或者人格扭曲,长大后对社会缺乏信任感。2、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在户外经常碰到带宝宝的家长,指着周围,不厌其烦的告诉宝宝:“宝宝,这是树,这是花……,快看,这是蝴蝶”家长可能在想,我好辛苦,好有耐心的教宝宝学知识,孩子的眼神被迫跟着家长的手指方向移动,但也许孩子此时正在观察着其他的事物。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只顾着不停的往上填充东西,父母越勤快,孩子接受的东西越多,最后,他们会逆来顺受,缺乏创新意识。3、孩子是小麻烦,总无理取闹孩子翻箱倒柜,破坏家里的物品,稍有违反他意愿的事情就大哭大闹,在外吵着要买玩具,撒泼打滚,你有没有生气吼他,言语威胁“你在这样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甚至动手打,家长发怒时,会把孩子当麻烦,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比天塌下来还要可怕。他们长大后,会认为自己是被人爱,被人需要的吗?4、孩子就是个小祖宗家里养的不是孩子,是个小祖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只要孩子开口,父母能力范围内,会毫不犹豫满足孩子。孩子以为全世界都应该这样对待他,长大以后受挫能力太差,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他们就是怀疑人生,并且容易一蹶不振,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借用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诗句让我们静下来思考: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们经你所生,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能给他们你的思想,他们要有自己的思想。正如教育专家李跃儿所说:孩子是一颗种子。我们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情感的高级生命来看待,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探求儿童的心理密码,在这颗种子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帮助。03怎样探求孩子的心理密码?如何在关键期给予关键帮助?
1、什么是关键期?一颗种子的生长,有发芽,抽叶,开花,结果这样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天气、土壤环境配合,需要人们适时给它灌溉、施肥、搭架、授粉来帮助它顺利成长。孩子也是一样的。在孩子0-7岁的成长过程中,也是有阶段性的,慢慢发展他们的观点、立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每一个阶段重点发展某一项功能,我们就把这一个时期,称为某一个关键期也叫敏感期。2、孩子的成长要经历哪些关键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个四个关键期(1)安全关键期(0-1岁)、(2)探索物品关键期(0-2岁),它又包括口的敏感、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空间建构敏感期、因果关系敏感期、永久客体敏感期。(3)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执拗期)(2~3岁)(4)探索文化关键期(3~7岁)这些关键期是上天恩赐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孩子的宝贵成长时机,家长如果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敏感期,孩子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3、怎样解读关键期,父母应该怎么做?(1)0-1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小宝宝从妈妈的子宫来到人间陌生的环境,会充满不安。刚出生的婴儿会通过在子宫形成的听觉、嗅觉拼命寻找熟悉感,妈妈的声音,情绪,温暖的怀抱,包裹他的小被子,这些都慢慢给婴儿安全感。我们不要频繁改变周围环境和抚养人,以免造成宝宝缺乏安全感紧张哭闹。(2)0-2岁探索物品关键期A.为什么宝宝为见什么啃什么?宝宝见啥咬啥,手指、衣服、被子、文具,很多家长为此而苦恼不已,其实这是口的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宝宝啃到不同的物品,感受物品的形状,材质,硬度,形成最早的认知。家长不用紧张,只需要把宝宝喜欢啃的东西消毒,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就可以了。不要束缚孩子的手,或者制止孩子啃东西,让孩子满足探索的感知,他们就会顺利的度过这个敏感期。B.为什么宝宝爱玩食物,抓东西,撕书撕纸?如果你发现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抢勺子,试图自己吃饭,还把食物抓起,揉搓,拍打,先别急着制止!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进入了手的敏感期,这是一种进步。这时,他正试图发现、感受物体形态及其改变。曾经我家小苹果特别喜欢撕纸巾,一盒的抽纸,一会功夫就扯碎并且扔得到处都是,为此还挨过爷爷的打。其实我们只要把贵重的物品和危险物品收起来就好了,要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换个角度想,是一件物品重要,还是孩子心智的发展重要呢?C.宝宝不走平常路怎么办?孩子学会走路了,家长肯定很兴奋,孩子对走路也是无限痴迷,他们走路还不太稳,但是专挑一些斜坡、台阶、坑洼不平坦的地方走,真是又气又担心!宝宝真不是故意气父母,只是进入了腿的敏感期,想要感受不同的地方会有什么不同的脚感。家长跟在后面保护就好了,不要制止孩子的探索行为,还可以引导他尝试草地、公路、沙滩的不同感受。但是不要给他穿带响笛的鞋,走路时发出的尖利响声,会打乱孩子对腿的感受和观察。4.为什么宝宝淘气爱捣蛋?宝宝扔碗勺,翻箱倒柜地折腾,开抽屉,衣服都从柜子里拉出来,书从书架上扯下来,很多家长是不是要崩溃。宝宝可以自由行动以后,活动范围扩大了,当发现空间了以后,他们就开始了空间探索。比如,他将摆放整齐的书推到的过程中,他发现可以通过他的手,他的力量,改变一个东西的模式。这样,儿童就会产生自我效能认知,这正是自信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童年,没有建构起自我效能认知,长大很很难自信。消消气吧,这只是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家长可以引导、示范,帮助宝宝把一起把弄乱的东西放回去,让他意识到物体可以移动,带着他重新把东西摆整齐。(3)2~3岁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执拗期)可怕的2岁,为什么经常表现得特别不可理喻?2岁的孩子开始逐渐研究事物和人的关系,但是对现实世界的法则还不能理解,以为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为中心,但却常常遭遇挫败,所以,他们经常会大哭大闹。正是因为他们的懵懵懂懂,造成了他们的执拗,也就是进入执拗敏感期。经过很多次碰壁以后,孩子才会逐渐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碰到孩子执拗时,家长可能越干预越糟糕,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平静地等着孩子发完脾气,再安慰孩子,解释事物的本质和关系。孩子慢慢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就会懂得规则,执拗的情况就会大大改善。(4)(3~7岁)探索文化关键期为什么孩子变成了话匣子?这时候是孩子语言和词汇量的一个爆棚期,他会把看到的,听到的,复述出来,不厌其烦的讲给父母听,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耐心,学会倾听,不要打断孩子,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要认真对待。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用好长时间玩一个玩具,谁也不理,专心致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父母要做的,就是不要去打扰孩子,有些家长一会问要不要喝水,一会让孩子吃水果。要知道,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人天生会是好父母,我们都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不断的学习。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观察孩子的行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才能为孩子搭建最早的心智平台。欢迎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