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专栏敢让孩子做自己
罗玲01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很焦虑,他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三岁以前,他们就把孩子送进了各种早教班。幼儿园,每周末要上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种培训班。孩子上学了,他们给孩子选择的培训项目越来越多,除了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类的外,还有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类更多培训班。孩子的每个周末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暑假来了,孩子们要比上学更忙了。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的暑假比平时上学更辛苦了。跟着一起辛苦辗转的,还有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家长们。我的一个朋友,普通的工薪家庭,她的一双儿女每年的各种培训费不下20万元。为了支付这高昂的培训费用,周末她也不敢休息,一直都在加班工作,因此也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培训班。她只好将自己的爸爸妈妈接过来,一人负责接送一个孩子。还有个朋友是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辛苦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有了暑假,以为可以好好休息调整一下了,结果却也奔忙于女儿上各种培训班的路上。她欲哭无泪:还是让我早点上班吧。02家长们为什么要给孩子报那么多培训班呢?原来,家长们都会比较。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会拼音了,有的会背诵古诗了,还有的孩子会以内的加减法了。这些家长很开心,家里要是来了客人,孩子的表现机会就来了,家长们会让孩子背古诗、读拼音、认字不亦乐乎,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懂得多,会更多,以为自己的孩子更聪明。其实,拼音啊,古诗啊,认字啊,以内的加减法啊,孩子上了学都会从头学习的。那么这些孩子是不是真的比别人聪明呢?家长们可以试问一下自己:你的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比别的孩子学得更快、更好呢?这样看看我们就知道了,其实超前不等于超常!那些上了各种培训班的孩子,只是实施了超前教育,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个超常儿童。03我们再看看另外那些家长们。因为看别的孩子会拼音、会背诵古诗、还会加减法,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就更加重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于是只好也让孩子加入了上培训班的大军。看看家长们辅导孩子写作业就知道了——每一次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简直就是一场亲子大战。今年暑假刚刚开始,7月12日凌晨1点,杭州下沙接到报警电话,称有个妈妈辅导10岁的儿子写作业,发现孩子作业一塌糊涂,拎起孩子要从窗户扔下楼,孩子大声哭叫“妈妈别扔我”,哭叫声惊扰了邻居,邻居看看实在太危险就报了警。网上随手搜索一下“家长辅导孩子情绪崩溃”,出来的新闻、段子、搞笑视频更是数以万计。我们的家长太急切,他们被社会裹挟着,不敢让孩子做自己。他们不知道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却总是随波逐流,只知道别人都补课,自己的孩子也要补,弄不清楚为什么补、补什么,只感觉要是自己的孩子不补,孩子就要输在了起跑线上。04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眼前的苟且。孩子小的时候,其实最好的教育不在培训班,最好的教育在大自然,在路上。“慢慢走,欣赏啊!”,孩子们如果一直被裹挟着奔跑,也许会错过更多成长路上的风景。带孩子们到大自然去吧。雨后的清晨,可以看见带着露珠、露出笑脸的花儿草儿。偶尔会看见路上有很多小小的黑点,走近了才会发现原来是一只只刚刚带着硬壳的正在慢慢爬行的小蜗牛。也许还会发现一只翅膀被雨淋湿的、正奋力振翅欲飞的花色的蝴蝶。草丛中也许会有带着雨珠的亮晶晶的蜘蛛网,一只勤劳的蜘蛛正在来回穿梭、补着刚刚被雨打破的网。运气好的时候,抬头看看,也许会发现泛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光晕的彩虹。孩子再大一点儿,带孩子上路吧。和他们一起看看世界,还可以和霍启刚、郭晶晶一样,带孩子到田头,看看我们天天吃的大米是如何播种、生长和收获的。这样的孩子的童年,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童趣吧。05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红遍网络的19岁双胞胎姐妹花一个被牛津、一个被剑桥录取的新闻。这对双胞胎姐妹初中在我们学校就读。招生时我面试家长。她们妈妈说:我刚刚生了个老三,是个儿子。我们家族企业就准备交给这个儿子了。我的两个女儿就希望她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她们小时候就说想做慈善,我就希望她们做她们想做的事情。于是,在学校里,这两个女孩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数学成绩不好,孩子和家长也是不急不缓。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因为成绩落后打击她们的自信,家长还申请不参加学校期末考试。寒暑假里,家长会带着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或者环游世界。确实,学科成绩方面,这对姐妹花并不是最好的,有时甚至还比较差。但是,她们眼界开阔,自信、阳光,她们对未来仍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规划。后来,这对姐妹花去了国外留学,寒暑假她们会参加很多志愿者活动和课外探索,曾跟着国际公益组织去了美洲和非洲。凭着她们这些丰富的社会实践阅历和逐步提高的成绩,高中毕业,这一对以常人的眼光看来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姐妹花却双双拿到了国际顶尖名校的offer。这对姐妹花的父母有足够的眼光,他们坦然选择顺其自然的放养式教育,有足够的自信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安静生长,做好自己。06其实,一时的输赢又有什么要紧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花开有时,即使是同一棵开花的树,树上的花朵也不会同时绽放,更何况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孩子。孩子的出生、家庭、身边的环境等等因素,更会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焕发出不一样的奇迹。也因此,这个世界才是多元的,丰富的,生机勃勃的,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学习的。每一个行业需要精英,需要领导,也需要普通员工,做一个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的人又何尝不可呢!让孩子活出自我,而不是其他,这本身就是活着的目的,是生命的本质。很喜欢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孩子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基于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的箭靶,他用尽全力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既然孩子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里”,是我们做父母的“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等我们的孩子长大时,他们生活的那个完全互联网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以我们存在这么巨大的局限性的认知,如何去规划孩子们即将迎来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人生呢!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爱和自由,让他们尽可能地去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生命为自己渴望的儿女”。敢让孩子做自己,不急不缓,静待花开。在这不急不缓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节奏慢慢生长,也许我们将会收获一个更为健康、更为优秀的孩子呢!(本文为罗玲老师原创投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452.html